導覽中隊 吳守慧撰寫



 


畫家小檔案


莫內(Claude Monet, 1840~1926)


生於法國巴黎,年幼舉家搬遷至法國西北方的哈佛港(LeHaver),這段海邊的生活讓他對天光水影產生了興趣,畫下哈彿港日出的名畫--「印象.日出」,印象派也以此畫的名稱而得名。莫內一生所追求的是自然界光線的瞬息萬變和堅持戶外寫生,成為印象派第一位,也是最後一位的「印象派畫家」,因此被後人冠上「印象派之母」之稱謂(印象派之父是馬奈)


莫內花園一瞥


這次是以莫內晚期住在吉維尼,興建的「花之庭園」和「水之庭園」為主的主題展。所以,在佈展上也就不同以往,將莫內的生平年表放置在最尾端做為輔助說明;而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以睡蓮為主的系列。作品共計32(其中30件來自法國瑪摩丹美術館,一件屬於英國蘇格蘭美術館,一件為私人收藏) ,分為


三個主題展出:水景系列、花園一隅和河岸風光。


欣賞小撇步


水景系列是以水之庭園的蓮花池為主。"夜色中的睡蓮"是比較早的作品,以睡蓮和蓮葉為中心,表現出"天階夜色涼如水"的平靜祥和。1914以後的作品皆以大尺寸為主,讓我們能近看宛如人在畫中,遠觀可漫遊在花園中;畫作中多用直線筆觸來表示倒影(虛境) ,橫筆觸或圓弧形畫水面的蓮葉(實境) ,中間有藍色的水面和留白的空氣流動。


莫內在1908年發現自己視力因長期在戶外寫生受強烈光線照射而受創,使得他身心受到很大的影響,從筆觸的紊亂看出他的無力感和焦躁的心情。他將喜愛的庭園留下記憶如"日本橋""柳樹""紫藤""由玫瑰花園眺望住屋"1923手術後視力恢復,"玫瑰花"的用色和氛圍感受到他的喜躍。在花園一隅中可以


讓我們感受莫內受困於眼疾和大致恢復的心境。


河岸風光是早期的作品,可以看到熟悉的短筆觸。1890年莫內開始對相同主題或非常相似的取景,補捉不同時刻的光影變化而成的系列作品如"乾草堆""楊樹""大教堂"等。"艾普特河的白楊樹"就是白楊樹系列25件中的一件,水面倒影是藝術家的長處也是這幅畫欣賞的重點。"小舟"遠觀小舟,近看水草層層疊疊的顏色和活潑的筆觸。


DVD的內容是從莫內的出生到去逝完整介紹,也可以看到吉維尼花園的美景和畫作的對比,約60分鐘的片長值得大家抽空欣賞。


看展後之我想


你會喜歡莫內的花園嗎?會想建立一個自己的花園嗎?還是已有了一個美麗的心靈花園?下次去法國別忘記安排一趟吉維尼之旅,還是現在就揪團出發吧?!


我沒有莫內那麼大的空間,我會在窗前放上一盆草花,或是將桌巾和窗簾換成鮮艷的花色。如此一來,雖然還在春寒料峭之際,但不知覺就溫暖不少,心情也變的喜悅了。


你有不同的做法,還是有更好的建議??歡迎上網與大家分享。



謝謝導覽中隊!再次費心的為大夥服務,守慧所撰寫的「畫題話題」,是各位再次看「莫內花園」展,非常好的導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milyc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