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八月到十月中旬,是花蓮富里鄉的金針盛產的季節,六十石山有小瑞士之稱。過去以金針乾製品製銷為主的花蓮六十石山,近年來已經逐漸轉型為休閒農業並重的觀光景點。如果想要體驗從清晨睡夢中醒來就置身金針花叢中,建議住在當地的農莊。山中無光害適合觀星,滿天星斗掛夜空,偶有流星飛越,是花東地區的賞星地。


八七水災那年,很多雲林縣西人遷移至此求發展;剛開始這批移民在山上種稻,在地人問:「收成有多少?」答:「六十石」而得名。後來種植試驗發現,山上種金針最適宜。
山中涼亭中有七座以金針花命名,包括忘憂、黃花、鹿蔥、鹿劍、丹棘、療愁及萱草等皆是金針的別名。最高點的涼亭名曰忘憂亭,該處正好位於所在海岸山脈的最高點,向下望,山下平原即是縱谷,棋盤式稻田正是孕育「富麗米」的搖籃,四季景觀也隨著稻禾成長而展現出或表翠或金黃的多變景致。而對面的中央山脈也是視線所及的最高點,富里鄉就位於兩處山脈包圍下的縱谷,其所在位置正是花東縱谷中最狹窄處。這個特殊地形使得富里鄉的日照時間最短、作物生長速度最慢,這也是富麗米的特色。



清晨六點,帶著惺忪睡眼出發,農莊外的紫色花海,帶著一點薄霧,眼前的美景,眾人發出不少驚訝聲~好美啊




 


一早已經有農家開始採收





山上的空氣真的很好,空氣中散發淡雅的香氣


 



 


太陽光逐漸露臉,遠方山谷清晰可見



還可看到雲朵從海岸側爬過山脈。












登上高處向下望,山下平原即是縱谷,棋盤式稻田正是孕育「富麗米」的搖籃


太陽光讓黃橙橙的金針更耀眼


採收金針,必須是青白淡黃的花苞成熟、色澤金黃橙紅後才能採收。成熟的花苞為期只有一天,到了隔天的清晨,成熟的花苞就綻放了。開花不能製成一般食用的金針,就失去了經濟價值,來不及採收的就開花了,才有機會一飽大家的眼福,看到花海的樣子。
 


















七點左右,農莊開始曬金針



依依不捨告別富里的六十石,下次要到附近的玉里赤科山拍攝金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milyc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