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石岩,位於油羅溪畔,高度約五十餘公尺,形如食指直聳雲天,據當地居民表示,遠古之前,尖石岩岩塊連接至左岸,與另一突出巨石相接,後被洪水衝斷後已分成兩處尖石岩,大的稱為「尖石公」,小的稱為「尖石母」。不知何故,尖石岩下方有座供奉尖石爺的小廟,破壞自然景觀,後來經歷颱風侵襲,目前已不見小廟蹤跡 尖石鄉係本縣兩個山地鄉之一,從內灣上行,經舊檢查哨進鄉,村東北約三百公尺處有一座海拔1124公尺之尖峭尖石山,山麓有一尖石岩矗立於那羅、嘉樂兩溪流之中,高約100公尺,巨石上端有一棵百齡松柏常年青翠,形態雄偉、氣魄萬千,雖久經風霜烈日暴雨侵蝕;依然聳立如故,象徵原住民勇敢忠義、不屈不撓、愈挫愈奮之精神,尖石因此而得名。


 
DISCOVERY曾在此地拍過照片,當陽光灑下落在岩石上的松柏,廟下方的人跪在廟前膜拜,經過大自然的洗禮,此景不再。


北角吊橋,預計12月底竣工,將是全台最長吊橋





 






內灣吊橋,位於內灣村的東方,橫跨著油羅溪,全長約147公尺,寬2.6公尺,設有2座吊索橋架的基墩,可供人車通行,穿越吊橋後,向西通往永豐大橋,向東可通往尖石鄉之北角吊橋,沿途皆是林蔭是許多登山健行者最愛的路線。 


 



攀龍吊橋,位在內灣村西方橫跨油羅溪,其名稱的由來據當地老一輩的居民說,曾有地理師剖析為吊橋的對岸山頭為此地區風水的「龍脈之龍首」,而吊橋則是通往龍頭的途徑,可說是「攀龍」所以才稱之為攀龍吊橋;但橋全長約80公尺,寬約1.1公尺,橋身長又狹小,僅可供人員通行,也是通往「南窩」與「南坪」的最佳捷徑;若要前往可由內灣吊橋走步道沿著油羅溪畔通往攀龍吊橋即可到達。



攀龍吊橋又被稱為情人橋,情人將鎖鎖在橋上,象徵永不分離



 



合興車站(內灣線),已放下的轉轍器及無人看管的車站,留給人們的只剩回憶,目前由"追"一書作者曾兆春先生認養,因為這個車站而有一段幸福的愛情故事,又稱愛情車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milyc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