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力法則


不要懷疑,擁有美好的事物,是你天生的權利。


祕密》一書告訴我們吸引力法則的重要,本書則要教你如何將吸引力法則化為具體行動,運用在生活中,讓你得到更多你想要的!

你可以利用「吸引力法則」,來徹底改變和翻新你的人生。
只要簡單的三個步驟,你會發現吸引力法則可以幫助你:

 
1.發現自己無限的潛能


2.掌控你的命運


3.有能力改變目前的處境

4.達成你的願望


5.去做以前一直認為你沒有能力做的事……
6.停止吸引你不要的事物
7.增加你生命中的財富與金錢
8.吸引你的理想伴侶和人際關係
9.找到你的理想工作、志趣或是職業……


「有些書可以改變你的人生。《吸引力法則》正是其中一本。一旦你聽聞吸引力法則的作用,親眼目睹越來越多的機會、靈感、金錢和貴人湧進你的生命,你會告訴每個人你讀過這本書。」——美國知名心理勵志作家艾瑞安博士
 

推薦序



莫非定律vs.吸引力法則 / 李欣頻(本文作者為廣告創意人)

當我開始相信「吸引力法則」──正面思考可以雙喜臨門,負面思考就禍不單行的原理,我開始觀察身邊的人,特別是一些莫非定律的死忠信仰者:


「唉,你看車那麼多,我們鐵定遲到……」「等一下我們一定找不到停車位……」
「現在在停車場裡停好車,等下電影看晚了,停車場一定就關門,車也開不出來……」


我真不知道,人們為何老愛為還沒發生的下一秒,先行設定了悲劇的走向,我那悲觀朋友的說法是:「要有憂患意識嘛,這樣悲劇發生時,自己也比較有心裡準備。」但如果她看過了《The Secret》(註1)的影片或是書,就會知道她越是這麼想,就越會引來悲劇的發生,然後她就會很得意地說:「你看吧,我就說吧……」,我不得不佩服,杞人憂天的她,如此享受在自己創造的悲劇中,樂此不疲。


我的另一個樂觀派的朋友就完全相反:


「就這一小段塞車,過了就一路暢通……」「等一下一定會有個超棒的停車位,就在我們要去的那一棟大門前等我們……」


果然,我們到達時,停在大樓正前方的車,莫名其妙就開走了,空出了絕佳的車位給我們──這就是吸引力法則用在正面思考上,所發生的立即心想事成的結果。


不管如何,既然人們無法活在當下,為何不去想未來比較好的版本?為何要把能量放在自己不要的事情上面?而去想比較糟的下一秒?當我看到有人在桌上貼著「吃苦當做吃補……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時,我不禁感嘆,人真愛自討苦吃啊,可以想見這個人未來還有著吃不完的苦頭,因為在他的設定,就是要吃苦後才能成為人上人,我們都被這句話中毒太深了:「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天底下也有很多人,是在喜樂、感激、心滿意足的情況下獲致個人的成功、幸福、富裕,但大多數的人都不相信自己可以這麼好運,於是幸運只好如其所願地遠離。


當我看完《吸引力法則》,又重新翻開莫非定律(註2),看到「才一洗車就下雨。」「才剛點上菸,公車就來。」「牙痛通常會在週六晚上發生。」「工具掉到地上,會滾到廚房裡最難拿的角落。」「另一排的隊伍移動比較快,移到比較短的隊伍,那一排會突然變長。」「自助餐上你看準的那道菜,等排到了就會被前面的人拿走。」「如果你發現某個流程有四個破綻,而且都防範了,那麼第五個會馬上出現。」「東西越重要,就壞得越嚴重。」「如果丟掉的東西又找回來,一定會有別的東西不見。」「等半天的電話,才出門就打來。」「如果有兩種可能,不想要的會發生。」「問題走了,解決問題的人賴著不走……不稱職的人一走,馬上會招募另一個來。」「到海外旅行,買了外匯隔天匯率就漲,回國把沒用的外匯賣掉,匯率又降。」「建設不是進度落後,要不就是超出預算。」……這些人們的負面設定,讓這個世界充滿了悲觀與沮喪(當然也有苦中作樂的趣味),試想,上述這些句子,把它們變成相反詞,是否一樣成立(註3)?既然轉個面的說法也可以成立,那我們為何老把悲劇程式,就這樣牢牢地設定在我們的未來生活中?同樣的道理,我們再重新聆聽耳熟能詳的流行音樂,特別是你鍾愛的曲子,那些充滿著悲情、哀怨的歌詞,是否已經幫你的愛情設下了悲劇的模式?


其實莫非定律說得沒錯:「你不想見的人,就越會遇到他。」「想到壞事,壞事就會發生。」但下一句:「想到好事,發生的一樣是壞事。」會不會發生,就看你信不信了。


套句小王子的話:「人們真奇怪!



內容連載


本書有何不同?
1995年,我研習神經語言程式學(Neuro Linguistic Programming, NLP),以理解人類心智與思想運作模式。我因而對人類學習方式有許多的洞察。你閱讀此書時將發現它會吸引你和其他人讀下去。本書的寫作方式是每章節環環相扣,而且像任何一本訓練手冊,你可以利用其中的工具、練習及問答,與吸引力法則緊扣在一起。

我讀過很多與吸引力法則主題相關的書,其理論相當廣泛。我反而找不到以下問題的答案:「我到底該怎麼做?」以我神經語言程式學的背景,加上運用不同學習方式的教學法,我為想學吸引力法則的學生創造一本簡而易學的指導書。利用書中的習題和工具,你可以很快學會,並盡早在你的人生中運用吸引力法則。

我最常聽到、也最讓我滿意的讚揚是,我的書簡單易讀,練習很容易做。眾多宗教與心靈團體大力推薦此書。此外,還有很多推銷團體、直銷公司、房地產經紀人、理財顧問等商業團體將此書列為必讀寶典。總之,這本書受到廣大的喜愛。

你已經在體驗吸引力法則

你是否注意過,有時後東西剛好就在你需要的時候送上門,或是突然有人打電話來解圍?或者是你碰巧在街上碰到心裡一直在想的人?也許你遇上完美的客戶或是人生伴侶,只因為宿命安排或是你恰巧在對的時間來到對的地方。這些經驗都是人生中吸引力法則的證明。

你是否聽過有人總是所遇非人,老是抱怨他們一直吸引到同樣的人?這同樣也是吸引力法則在發生作用。

吸引力法則的定義可能如下:「在生命中,我會吸引到我所注意、關心、聚焦的東西,不管是好是壞。」讀了本書,你就會知道這是為何緣故。
有些字眼或是辭彙可以用來描述所謂的吸引力法則。如果你用過以下字眼或是辭彙,你所指的正是吸引力法則。

以下是幾個例子:
◆ 出人意外
◆ 得來全不費工夫
◆ 湊巧
◆ 命運
◆ 因果
◆ 正好
◆ 同步
◆ 運氣
◆ 註定

這本書會告訴你為何會有這類經驗。更重要的是,你將知道如何更主動地運用吸引力法則。你將會明白你該做、知道、擁有什麼,才能讓自己得到多一點想要的,少一點不想要的。結果,你會獲得理想的客戶、理想的工作、理想的伴侶、理想的假期、理想的健康、更多的財富,以及所有你想要的。不騙你!

吸引力法則之科學
正面思考和其產生的「吸引力法則」效應,有其生理學上的根據。
能量的形式很多:原子能、熱能、電動勢能(electromotive)、動能(kinetic)以及潛能。能量永遠不滅。

你應該還記得所有的物質是由原子組成,每個原子都有一個原子核(內含質子與中子),電子繞其運行。

原子裡頭的電子總是在固定的軌道或「能階」(energy levels)上繞著原子核,以維持原子的穩定性。當電子吸收額外的能量時,會躍升到較高能階的軌道上;而電子下降到較低能階的軌道時,則會釋放出能量。講到頻率「振動」,如果原子的排列一致,就可產生往同一方向拉的動力,就好比金屬也是藉由將分子往同方向排列才產生磁力。正極與負極兩端的產生既是自然也是科學。我們可以這麼說,科學顯示,如果在某一領域可以觀察到物理法則並予以量化,那麼在其他領域也很可能有類似法則,即使目前在這些領域我們還無法量化它。

因此,吸引力法則不是花俏說法或是新時代魔法。它是你身上每一個原子都不斷與之回應的自然法則,不論你有無意識到它的存在。

*若有讀者想更了解能量、我們的思考以及我們周圍「物質」世界的關連性,我建議看這部片《我們懂個X》(What the Bleep Do We kno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milyc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