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記憶 ─ 北美館典藏作品展
導覽組陳桂梅撰寫
1•這次展覽展出哪四位藝術家的作品?這些50年代到80年
   代的藝術家的創作呈現的是怎樣的生命故事?
2•黃銘昌在1977年遠赴巴黎美院就讀,當他面對藝術大師
   們的作品,受到很大的震撼而覺得渺茫。冷冽的灰色調,
   畫面中孤寂的彷彿可以聽到風吹過的窸窣聲,“巴黎閣樓
   ─照見系列”,暗示的是怎樣的生命記憶?
3•邱建仁顯然對人感到興趣。他隨身攜帶數位相機,拍下生
   活點滴和旅行中的記憶。在“敘事系列”作品中,它使用
   哪些色彩,運用怎樣的技法形成的特殊效果,來營造出記
   憶中隱約的不確定性與距離感?
4•王雅慧在《訪客》作品中,藉由一朵白雲,帶領觀眾進入
   她的童年住所。融合了拍攝者的感情和觀眾悠遠的記憶,
   影片勾引出什麼樣的思緒、記憶?
5•蔡明亮的《是夢》錄像裝置,呈現出懷舊氛圍的早期電影


院場景,老舊靜止的戲院、戲院座椅上陳舊的照片、沉默
   的話語、緩慢調性的歌聲,您覺得是沉悶或是掉入時空交
   錯的空間?
6•在每個人的旅人記憶中,您的旅行記憶或是更久遠的童年
   記憶,用什麼方式、媒材、技法去呈現?


--------------------------------------------------------------------------------
畫題話題 
導覽組王德蕙撰寫
1. Richard Rogers在台灣的兩個作品,高捷R9中央公園站以
    及慶富船運大樓包含了展覽主題(可辨性、透明、輕量、系
    統、綠色、都市和公眾)中哪些要素??
2. 龐畢度中心與勞氏保險大樓同樣需要保有足夠的彈性室內
    空間,請問Richard Rogers用什麼方式達到這個目的?又
    與週遭都市環境的關係連結為何?
3. 西班牙馬德里巴拉哈斯機場第四航廈採用重複單元系統延
    伸達成超大尺度的建築物需求以及日光調節來達成環保節
    能,更重要的特色是如何運用材質與色彩來讚頌”旅行”?
4. 西班牙波多酒廠是個增建案,整體造型為了配合周遭都市
    與鄉村做了什麼樣的設計? 如何運用建材與通風散熱的原
    理達成酒窖與製酒空間的特殊溫度需求?與傳統的的建材有
    何不同?
5. 卡地夫威爾斯國會大廈與波爾多法院為了達成節能環保以及
     符合建物的特殊功能做了什麼樣的設計?
6. 千禧巨蛋如何利用輕量元素達成快速建造的需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milyc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