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海關稅務司官邸(小白宮),鄉土史學家周明德在海天雜文一書中記載,小白宮建立於1870年, 於1997年2月1日經古蹟評鑑審議會議評定小白宮為三級古蹟。



 



 




淡水開港之後,洋人對於居住上必然有所需求,埔頂地區在這樣的情形下,因為座落於五虎崗最低下的一崗位置,面對淡水河口環境優美成為洋人眼中適合居住的地方,大批的洋人住宅區便設置於此處






 






這座屬於西班牙式「白堊廻廊」的洋房,南歐風格的白色外牆,弧形拱圈、廻廊和涼台,且基礎抬高三呎,設有通氣孔可以防潮,加上壁爐、煙囪等,為典型的洋樓式建築


















 



 





淡水長老教會
這禮拜堂是為了紀念馬偕博士來台六十週年,而在1932年開工重建,1933年11月28日落成使用。 仿哥德式的尖塔,六十餘年來始終保持原貌。 一九八六年此教堂再經大翻修,因台灣紅瓦難以維修,而翻換瑞典進口之鋁質浪板,並且更替破損殆盡的彩色玻璃,特別是正面和鐘樓五扇窗戶之圖案。










原中正路上的住家拆除後,整個教堂前方形成一個廣場





偕醫館


北台灣第一間西醫院,為 1879 年馬偕獲一位同姓馬偕婦人為紀念亡夫之二千五百元捐款而改建的,1877年曾在此發現全球首宗「肺蛭蟲」病例,而名聞一時。













多田榮吉故居


現址據知此處最早是清朝學海書院的學田,後為日本學產財團的產業,民國初年由多田榮吉購得,並申請自用自來水,成為全淡水、全台第一戶接自來水的民宅,使得本建築在人文意義外,增添了地區發展史上重要里程碑的地位,對於保存上更加具有價值。


戰後多田榮吉私下將本建築以6000元賣出,長期為私人所使用,在戰後初期被經濟部以接收日產名義,所有權登記在經濟部名下。產權爭議問題,經多次協調後現有屋主與擁有所有權的經濟部,贊同列為古蹟保存。占地約100坪,建物約30多坪,這棟在日據時期以紅檜木搭建的和式建築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milyc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